您现在的位置是:飞鸿印雪网 > 百科
加息恐慌再临美国市场
飞鸿印雪网2025-07-06 17:58:22【百科】2人已围观
简介美国通胀压力依然居高不下,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坚持激进加息路径。但让通胀率回落到2%的目标异常艰难,因为对抗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美国衰退迹象早已显现。美国最新发布的通胀数据结果出人意料。当地时
美国通胀压力依然居高不下,加息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坚持激进加息路径。恐慌但让通胀率回落到2%的再临目标异常艰难,因为对抗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美国而美国衰退迹象早已显现。市场
美国最新发布的加息通胀数据结果出人意料。
当地时间9月13日,恐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再临美国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8.3%。美国这向市场释放了信号:美联储大概率将保持“鹰派”基调不动摇。市场
随后公布的加息多项数据亦不乐观:美国银行系统报告创纪录的季度存款损失、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连续两年未见上涨、恐慌消费者支出将进一步疲软放缓。再临
9月15日,美国美国财经分析机构锐特信息咨询公布的市场调查显示,尽管40%的就业者在过去12个月内获得了加薪,但在高通胀背景下,超一半(55%)受访者表示,收入跟不上家庭开支的增长。
9月15日发布的一批经济报告显示,初领失业金人数优于预期,但进口物价降幅小于预期。零售销售超出预期,但不包括汽车则为负值。制造业数据也显示经济放缓。
美联储加息或再“增幅”
9月13日之前,美国通胀似有缓和迹象,拜登政府自信地宣称通胀已得到控制并且正在下降。然而在9月13日美劳工统计局报告了超高CPI数据后,美媒戏称,当周的投资教训是——不要相信政客的话。
虽然8.3%的同比涨幅低于7月的8.5%和6月份9.1%,但仍高于经济学家8%-8.1%的预期。
数据公布后,当日美股在交易时间段暴跌,三大股指均创出自2020年6月1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从股票、债券到石油和黄金均遭抛售。
最惨烈的要属科技股,美国六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当日损失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值:苹果市值缩水1541.1亿美元,跌幅5.87%,创2020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微软亏损 1093.3亿美元,跌幅5.5%,亦为2020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亏损 853.2亿美元,跌幅5.9%,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亚马逊亏损981.1亿美元,跌幅7.06%,为2022年5月以来最大跌幅;脸书母公司Meta亏损425.5亿美元,跌幅 9.37%,创2022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英伟达亏损342.1亿美元,跌幅9.47%,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鲍威尔在9月8日的卡托研究机构货币研讨会上重申“鹰派”立场后,市场已出现相当幅度的抛售。一名在线上支付类美企总部工作的程序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通胀数据公布之前,自己已卖出了公司派发的所有股票,与2021年冬季的最高点相比,自己亏损了约合人民币80万元。该程序员向记者表示,自入职以来,他经历了多个重要时刻,比如美联储“放水”、多项经济刺激政策推出、科技股集体爆发等,但基于这样的历史性时刻在未来几年很难再有,便决绝地将股票全部抛售。
8月的CPI数据是美联储在9月20日至21日会议之前最后一份可以影响市场的报告,该数据将推动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且时间长于投资者预期。
此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加息50或75个基点。8月CPI数据公布后,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90%,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降至10%。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期。加息周期可能持续至明年年初,终点利率在4.3%左右见顶。总的来说,加息所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利率会更高,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抛售。
食品价格仍是最大痛点
CPI数据显示,美国油价有缓和的迹象。美国8月汽油价格较7月下降了10.6%。9月13日,全美普通汽油平均价格为每加仑3.71美元,比6月份的峰值下降了26%。
但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仍远高于一年前,能源下降远不足以抵消其他方面的价格上涨。
食品价格仍然是消费者最大痛点。外出就餐成本8月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8%。然而自己做饭成本也不低,数据显示,食品杂货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了13.5%。
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6%,同比增长6.3%,均高于预期;新车、医疗、教育、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也都在上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房价。全美住房价格环比上涨0.7%,贝伦堡银行经济学家Mickey Levy表示,这是自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一旦住房成本开始上涨,这种势头往往会持续下去。
通胀上升的内生原因是多样的,随着政府大额刺激措施以及消费者强劲的需求所带来的可持续影响,以及供应链中断,俄乌局势所造成的能源、大宗商品、食品价格上涨,美国的通胀数据从去年开始一路走高。“虽然新的通胀报告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但很多影响因素仍在,压力进一步蔓延到房地产,这会让美联储继续加息。”咨询公司RSM US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Brusuelas评论称。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Kathy Bostjancic表示,“新发布的通胀数据结果出人意料,表明美联储还需要继续收紧政策,这可能会让美国明年上半年经济进入温和衰退。”
衰退的迹象其实早已显现。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出现萎缩。包括福特汽车公司、T-Mobile这样超大型的公司也在最近宣布裁员。
不过供应链问题已经好转。纽约联储银行报告称,8月供应链压力指数已降至2021年1月以来最低点,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改善也得益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降温”。
公民实际个人收入缩水
9月13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了美国银行系统存款总量数据:存款从今年3月份的19.932万亿美元降至6月30日19.563万亿美元,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据悉,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常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过,由于前两年的政府刺激,美国银行系统中的存款过去两年增加了约5万亿美元。虽然存款资金外流对银行来说本不算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存款总额本身就已经足够巨大,但这体现出美联储重拳加息对银行系统的影响。
不过,存款总量的减少也可能缘于收入本身未能实现增长。
同日,美国人口普查局在年度评估中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影响了就业和工资的增长,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中值与2020年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约为70800美元,与经通胀调整后2020年的71200美元相比微跌了400美元。
报告还显示,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收入份额有所下降,而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份额有所增加。特别是,23.5%的总收入流向了最富有的5%的人,而2020年这一比例为23%。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收入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11倍。
虽然说,高通胀的压力会无差别地传导至每一个人,但低收入者对通胀压力的感知显然更明显,因为他们在食品能源等必需品上的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远高于高收入者。
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Tim Quinlan认为,“美联储持续加息和通胀构成了‘组合拳’,导致近几个季度,公民的实际个人收入收缩,这也势必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的消费者支出下降。”
很赞哦!(5536)